武当山特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

八百里武当奇峰突起,造就亘古无双胜境;

三千里汉江延绵流淌,汇聚千顷浩渺碧波。

地处武当山下、汉水之滨的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,是一座承载600余年悠久历史的著名道教胜地,也是一座拥有丰厚文化底蕴的东方康养名都。大山大水大人文,赋予特区独特气质和强大气场。

2022年以来,在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中,武当山特区紧紧围绕我市“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”战略目标,踔厉奋发,勇毅前行,加快建设“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”,努力把武当山建成文化高地、旅游胜地、康养福地、区域文旅服务中心,全方位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
2022楚商年会武当山分会场

上篇 蹄疾步稳谋发展

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,镌刻历史的印记。

2022年,是极不平凡的一年,这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,也是中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、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之年。这一年,面对世纪疫情反复延宕、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多重考验,武当山特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坚持以旅游转型升级为主线,抓好稳增长各项工作,全力以赴优化发展空间、完善基础设施、力推全域旅游、保障社会民生等,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坚定地走向自己的目标,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、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递交了一份精彩答卷。

——地区生产总值持续增长。全力以赴保市场稳增长促发展,实行武当山景区旅游“一票制”,出台暑期旅游惠民政策、旅行社团队优惠和奖励政策、落实旅游企业贴息资金等,有效拉动旅游消费;积极落实农业信贷担保风险准备金和风险分担机制,安排资金300万元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纾困解难,并为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减免房租;积极落实《特区关于支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以及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等。2022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.84亿元,同比增长8%;固定资产投资10.25亿元,同比增长20.9%;规上工业总产值5.4亿元,同比增长9.7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.83亿元,同比增长3.7%。

——发展空间实现调整优化。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,积极争取省、市支持,调整划定生态红线191.87平方公里;城镇开发边界划定面积15.37平方公里。全区现有可开发利用土地15853亩,其中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13094亩,已备案的成片开发方案可争取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外新增2759亩。同时,加快推进《武当山特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》编制,启动了《武当山风景区名胜区总体规划》《太极湖旅游度假区规划》修编和《武当山产业空间规划》《武当山老城区城市更新规划》编制。通过梳理争取可利用空间和相关规划编制、修编,不断优化调整土地空间及产业发展布局。

——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。景区公路、游步道、标识标牌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;建成了太极剧场、武当国际武术交流中心、武当博物馆、地质博物馆、建国酒店、君澜度假酒店、武当山旅游码头、生态停车场等一大批旅游配套设施;完成了福银高速武当山互通改扩建、客运换乘中心、枫土路、土武一级路、100公里“四好”农村旅游公路等重点交通项目;G316武当山段新建工程、G316武当山段连接线工程加快推进,外联内通的交通网络格局逐步形成,城乡环境面貌逐步改善。

武当山特区获评“两山”实践创新基地

——生态环境优势日益凸显。始终坚持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,坚定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新路子,着力改善生态环境,养护绿水青山;深入打好碧水、蓝天、净土保卫战;扎实开展污染综合防治和生态修复等,城乡环境质量持续改善、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全面形成、生态产业稳定发展。2022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72.8%,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5%以上,入选第二批国家生态环境与健康管理试点地区,成功创建国家“两山”实践创新基地。

武当山特区“六五”环境日宣传活动启动

——全域旅游迈出坚实步伐。完成武当山景区南岩、琼台片区提档升级,实施美化亮化工程,配套完善吃、住、游、参与体验等服务项目,开启武当夜游消费新模式;突破性发展民宿产业,元和美宿、隐居乡里∙师傅的山、鲁家寨等一批精品民宿建成营业,太和紫隐、隐仙别院、福地居等60多家特色武当文化民宿健康运营;快乐谷景区、武当民俗文化产业园建成运营,“武当一梦”演艺项目落地开工,五龙宫景区综合开发已启动规划修编,全域旅游发展格局逐步形成,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。

——社会民生取得全面进步。财政用于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的80%。实施了辖区各类学校提档升级改造,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、巩固率、完成率均达到100%,切实保障教师待遇,基本实现教师工资收入不低于公务员收入水平。太和医院武当山院区建成运营,争取抗疫特别国债3000万元新建特区疾控中心,完成了29个村卫生室提档升级。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,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。

下篇 笃行致远开新局

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,砥砺奋进的脚步。

展望2023年,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,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是“十四五”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。新的一年,面对既要高质量发展,又要高速度追赶的双重压力,武当山特区该如何跨越?观大势、谋全局、闯新路,特区发展思路更加完善,发展举措不断创新:以全面提升景区功能品质为目标、谋划实施重点项目为支撑,持续擦亮武当文化品牌,大力发展文旅康养产业,努力打造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。全年计划实现旅游人数150万人、旅游人次800万人次、旅游综合收入80亿元(其中武当山景区10亿元),计划完成 GDP22.9亿元、固定资产投资12.8亿元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亿元,平台公司计划融资10亿元。

以做强叫响武当道乐、太极、养生“三大品牌”持续擦亮武当文化品牌。积极筹建武当文化研究院,吸纳培养武当道乐、武当武术(太极)、武当养生等领域的专业人才,深入研究挖掘武当特色文化。依托武当功夫艺术团组建武当道乐团,公开招聘专业音乐人才,从事武当道乐和武当武术表演,打造精品演艺节目;加大道协道乐团、汉江师范学院道乐团、武当山民间道乐团建设合作力度,在紫霄宫、玉虚宫、太极剧场等开展常态化展演。通过举办中国道教音乐节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、庙会等活动,不断扩大道教音乐、武当武术(太极)影响力。积极推进武当山道教事务服务中心与道协秘书处整合,实行交叉任职,完善队伍力量,规范道协事务管理;加强武当道教学院建设管理,邀请高道大德和专家开展培训讲学,建立从全国道教学院遴选引进硕士、本科人员并加强跟踪培养机制,不断提升武当山道教骨干力量的道学修为。争取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支持,谋划举办首届武当国际中西医健康论坛;依托太和医院武当山院区,建成北科生物干细胞项目,建设十堰综合细胞库、区域细胞制备中心、大数据中心和十堰生命科学体验馆;引进辅助生殖、医疗美容、中医养生等高端生命养护项目落户武当山。

以太极湖集团等遗留问题化解推进资产资源盘活。加快推进山水四季B区复建,完成“保交楼”任务的同时,新增建房出售后解决“非吸”问题。市、区两级国有企业联合融资收购太极湖集团股权和部分资产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盘活部分资产资源。通过实施玄岳大道(武当山段)项目、G316武当山段连接线工程、高速互通东连接线和南北连接线工程等一批重点配套设施项目建设,不断凸显区位发展优势、提高土地市场价值,为加快推进太极湖遗留问题化解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发展环境。

以空间、文化、服务提升推进景区功能全面提升。逐步拓展景区空间。开放遇真宫景区,加快推进五龙宫景区综合开发项目,拓展景区空间29平方公里,实现空间提升和游客分流目标。

不断增强文化体验。加快推进太和宫皇经堂、五龙宫北道院、玉虚宫父母殿、遇真宫油漆彩绘以及绿化展陈、太玄观(老君堂)修缮工程。实施复兴“九宫八观”文化圈工程,依托太子坡、紫霄宫、南岩宫等宫观,通过 VR、AR技术,推出一批互动体验节目。继续开发推出武当数字藏品和系列文创产品,不断增强文化体验感。加强与武汉大学的合作,推进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建设、文化遗产数字平台建设、文化遗产数字化例证建设。

着力提升服务水平。实施“引水上山”项目,从汉江提水,设多级加压泵站引水至各景点及文物场所,保障景区生产生活和文物消防安全用水。加快推进武当山智慧旅游信息管理平台项目,搭建应急指挥平台、旅游服务平台,满足游客“一码游武当”的需求,进一步提升旅游市场管理水平。加快完善景区标识标牌、导览系统、慢行系统等配套服务设施,践行“不让一位游客受委屈”的服务理念,持续擦亮武当“小红帽”品牌。

以新业态新产品推进引客留客。加快推进演艺体验、文化民宿、武术研学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,开发新产品、布局新业态,真正让游客愿意来、留得住、能体验。

《武当一梦》综合文旅项目开工仪式

建设文化体验项目。加快推进《武当一梦》演艺项目,以武当文化为内核,打造具有武当特色、引领文旅市场的沉浸式演艺主题公园。加快推进太极湖新区夜游项目,打造沉浸式新区夜游综合体。谋划实施景区生态绿道(慢行系统)项目,建设观光游览生态健康步道。

大力发展文化民宿。加快推进鲁家寨森林康养基地建设项目,以鲁家寨森林康养基地为依托,植入康养步道、野奢帐篷、森林药浴等业态,打造森林康养民宿集群。加快推进元和宿集项目建设,进一步完善森林木屋、文化体验、亲子游乐等配套设施建设和业态布局,把元和观片区打造成高端民宿集群。谋划实施榔梅溪谷景区建设项目,建设高端民宿、榔梅古村、特色街区,打造农旅融合的乡村度假综合体。

培育发展武术研学。加快推进遇真宫景区综合开发项目,围绕张三丰太极文化,建设沉浸式数字文旅体验馆、太极博物馆、太极文化主题民宿集群。加快推进武当山检察官学院资产盘活项目,联合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建设一所5000人规模的武术特色专业高等院校。谋划实施特色高中项目,建设一所以武当武术传承为特色、可容纳学生5000人的特色高中,培养文武兼备的高素质人才,形成“德才兼备,文武双全”的办学特色。

以城市更新建设推进城市品位提升。加快推进《武当山老城区城市更新规划》编制,启动火神庙片区、玉虚宫东宫片区、老城区街巷改造和重要节点立面改造,植入武当文化元素,完善配套服务设施,逐步改善城市环境面貌。加快推进大岳武当城、玉虚街提档升级,积极争创省级示范步行街。实施老城区“腾笼换鸟”工程,以新区桃李春风、太极湖康养度假小镇等旅游地产开发,引导老城区原住民向新区聚集,腾出空间打造城市商业综合体,不断完善城区商业服务和旅游服务功能,真正发挥城区聚集人气、留住游客、促进消费等功能。

以强势宣传营销推进旅游市场拓展。通过开展品牌宣传、特色活动、市场推广等宣传营销活动,进一步提升武当山的吸引力和向往度,实现旅游市场的深化和拓展。

大力开展品牌营销。围绕“这么近,那么美,来武当山过几天仙暇日子”宣传品牌,与中央电视台、新华社、人民网等主流媒体及抖音、快手等新媒体合作,以“线上+线下”“媒体宣传+户外广告”等方式,开展全年主题活动策划及宣传推广。

做强特色活动营销。举办全国民宿论坛、武当太极拳国际联谊大会暨张三丰文化论坛等大型赛事活动。开展“问道祈福之仙山踏春、悟道寻幽之太和爽夏、谒道逍遥之大岳秋养、扬道仙藏之武当雪阳”四季系列主题活动。公开评选武术、道医、道乐、文化、工匠五大领域各10名“武当高人”,挖掘、培养特色人才并制造宣传热点,形成二次传播。举办武当山百佳旅游摄影打卡点影像作品大赛、“纪念徐霞客登临武当400年”霞客行、“武当雅集”(第二季)、“巡游玉虚”开城活动等系列活动。

精准市场推广营销。组建9支由特区工委班子成员带队的营销分队,常驻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珠三角、福建、重庆、武汉、西安、郑州等重点客源城市开展旅游宣传推介,按照巩固观光朝圣游、开拓研学游、做活文化游、开发养生游的营销思路,稳固近程市场、开发中程市场、拓展远程市场。同时,借小分队宣传推介之机,紧盯头部企业、央企、国企,大力开展文旅产业招商,实现引流迎客与招商引资两手抓、两促进。

云卷云舒天柱峰

汉江潮涌,浪奔浪流;武当山下,云卷云舒。

当新年第一缕阳光照亮苍穹,历史开始落笔新的一页。2023年,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,锚定十堰建设“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”和特区打造“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”的战略目标,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行,浓墨重彩描绘更加壮丽多彩的时代新画卷。

“千机秀”视觉盛宴

来源:十堰日报 作者:毛以国